浓浓的“年味”余温尚存,而超市里摆放的礼盒酒却已乏人问津。经历了2月份30多天的火爆热销后,洋酒和红酒转入销售淡季,一月间,经销商们情绪两重天。
洋酒PK本土酒胜算几何
春节的习惯之一就是送礼,如今,各式礼盒酒成为访亲串友的必备佳品之一。与白酒礼盒相比,红酒礼盒、尤其是洋酒礼盒似乎更受青睐,在消费者看来,洋、红酒礼盒不仅象征着身份地位,同时也符合当下流行的健康理念。
然而,与本土三大主力品牌王朝、张裕、长城相比,通过超市销售的洋红酒情况并不乐观。来自上海某大卖场2月整月的数据显示,销售排名前20位的红酒名单中仅皇轩是进口红酒,其它座次均被国产主力品牌占据。
某洋酒销售公司的李小姐对记者表示,“每年每逢春节和中秋节,总是洋酒热销的季节,其他时候洋酒礼盒进入销售淡季。”
这一现象在业内人士看来并不奇怪。李先生告诉记者,由于进入超市需要进场费等诸多费用,进价又压得很低,通常都是两三个月才结一次款,加之进口红酒与国产红酒相比,并无价格优势。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一旦销售情况不佳,就可能被请出超市,这对经销商来说风险太大了。
据他所知,进入麦德龙超市的很多红酒都曾经遭遇过这样的尴尬。他表示,很多中红酒更多选择通过餐饮、酒庄的方式进入市场。一方面,酒庄可以妥善保存红酒的本质,同时也省去了进超市的诸般费用。
经销商多进口商少
随着欧洲等西方国家红酒市场渐趋饱和,亚洲这一新兴市场日益受到酒类进口商们的青睐。“近两年,懂红酒、并且有能力消费红酒的人群正在壮大,必将成为亚洲红酒市场的重要一极”,BerryBros&Rudd(伦敦字号老的酒商)(以下简称BBR)代表贝仕理先生在电话中兴奋地告诉记者。
2006年初,贝仕理先生受命来到,展开了对北京、上海两地红酒市场的调查工作。“刚来的时候,很少会有朋友问我世界五大酒庄等高端红酒的问题。有一次,一位朋友想要购买lafite,却指名要价格的”,贝仕理说。如今情况已大不相同。人的消费能力近年来大幅攀升,品进入富人视野,收藏成为时尚。
然而,市场目前却是“僧多粥少”。橡木酒庄的李敏小姐近在酒业展览会上就遇到了一批迷茫的进口红酒经销商们。李敏说,“他们固然认识到红酒市场大有可为,然而国外红酒文化还未找到与文化较好的契合点,加之国产三大酒先入为主的市场优势,事实上,的红酒市场对外国仅仅开了很小的一个口,经销商们却在这个小口子外面排起了长龙,竞争太激烈了。”
洋酒本土化是关键
为更好抢占市场,越来越多的外国红酒商们逐渐加快了本土化的进程,如配合节日选用喜庆氛围浓郁的酒标,推出礼盒酒等等。李敏指出,“想进一步打入市场,本土化才是一把‘金钥匙’。”
皇轩就是例证。上海市南浦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代理皇轩的李小姐说,“皇轩因为有专门配合喜庆场合的喜庆干红而备受顾客喜爱,2006年华东地区皇轩全年的销售额上千万,比2005年有一定增长。”
李敏告诉记者,“在西方市场,各公司的品牌都要力求保持自己的风格,但是面对春节,无论什么产品,几乎所有的包装都要凸现出节日的喜庆气氛,譬如红色,或者礼盒等。”
贝仕理则表示,“BBR现在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一方面会加快礼盒酒的市场推广,同时也会加快产品本土化的进程。”